close

 


語言音韻調性與祖先

在台灣[河洛]語的發音與音調
和中國福建地區及東南亞福建後裔
都極端的不同

台灣的音與調可以作自然音韻作曲
就是依照語言曲詞的音調即可成譜
不需曲詞分別創作搭配

對於這個問題在我創作產生疑問後
承蒙人類音樂館周仲文先生幫我解了惑
我非常感謝與滿意他的解答

他說:語言發自自然民族後
一旦該文化興盛而文明強大成為統治群
便賦予該語言特別音調以表現權威意涵
而脫離原先的自然音韻調性

漢唐文化極盛中原甚久
不服異族統治南遷閩地者眾
(故皆有撿骨待來日回葬中原歸根之俗)

唐山閩地漢裔來台父系先人皆未伴女眷
便與本地原住自然民族通婚
自此父系優勢的演變中
嬰幼兒女負於母背或抱於母懷
牙牙學語以母親音調說父親語言
因此父系語言逐漸融入母系語音原素
脫離官式化幸運回歸自然音韻

這在父系中心的傳承下
血緣的母系因素總被既無理也無禮的忽略
更被進代偏向解讀與炒作

台語自然音韻的回歸
在歷史族群血緣與性別中心體系
甚至跟包括中國在內的類似語族差異
都是很值得注意的著眼點

從我應用上的發現
倏覺歷有年所的胡塗昨非


怎能渾噩不慎於辨察呢 

音韻調性也是一種共同情感的表情
這種變化在母系與父系交融遞繵的文化蘊含豐富異常
在習以為常中自覺意識本非容易
近代拜真假中國人鬼扯之賜促使我們得以加速辨認
客語與不同平埔產生海陸等等差異
漳泉也是完全同樣結果的變化
泉腔在文山區的密集化坪林土城三峽腔重最顯俗稱台北腔
而泉腔在高屏地區尤其恆春半島因不密集原腔失其優勢
遂變化與北部大大不同即平埔音韻成份更多
不只在音韻調性甚至在用詞遣字在語助詞在感情音聲都是
素蘭欲出嫁
思雙枝
顯著歌曲例證不勝枚舉
或也一如全世界的英西法葡語的在地化 落地生根成新種吧
但西方因殖民的語音變化仍遠遠不及於以血緣族群的融成的質轉程度
無唐山嬤只有台灣嬤
所以血統上我們都是
台灣嬤的後代
就更要認根敬根
更要疼惜處境弱勢的宗主性族群 台灣原住民 台灣嬤的家族





相關延伸 
語言音韻調性與祖先 
母系系之-台灣嬤家族 
唐山傾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古號 的頭像
    古號

    kufao

    古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