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陳玉峰醒世文[之二]
《李奧波的生態意識》-非序 

「生態學就是一門顛覆性的科學」!唸研究所期間,筆者初睹這句出自保羅‧西爾斯(Paul Sears)的豪語頗為震撼,當時暗付「有為者當如是也」。然而,幾十年過去了,我看不出台灣有何顛覆性的生態學或生態學家,而只有顛覆的大地、危機四伏的未來,以及一大串空有嘴巴沒有靈魂的半調子好議論者。

就西方而言,李奧波可以算是顛覆性的生態學家,一本薄薄的類散文《沙郡年記》,顛覆了他的時代或主流,且在他身後,創造了另一波等待被顛覆的典範。只不幸,恐怕李氏典範尚未被革命之前,人類文明早已淪為廢墟,或電影「明天過後」的現實版。

任何一本著作,如果可以得到如《沙郡年記》那樣,受到長期、龐多的討論,不成為經典或偉大很難;老子道德經五千字,討論道德經的文字可能超過五億字,每種討論既是道德經的片段,包括誤解、曲解等等,更是討論者的創作;李奧波之所以掀起顛覆,正因他是從西方基督宗教科技文明的母乳,獲得滋養、培育,從而質疑其根本的「倫理」;它不是切入什麼生態內涵,因為人本來就是生態內涵之一,他切入的是西方文化的偏見與執著,但他採取的方式不是「離經叛道」,而是在維持西方傳統之餘,加進了新的「一倫」,也就是豐富既有的傳統,也瓜分了些許焦點。

許多東方人閱讀《沙郡年記》一書,不會有啥石破天驚的感覺,更不會感受多大智慧的洗禮,一神教的文化產品進入萬物有靈或泛靈世界中,引發的衝擊較之其於原文化天差地別;反而是不明西方文化嬗遞、變遷的東方人,較容易迷惑於西方的討論,甚至於明明不生美國病,卻拚命吃美國藥,這個悲劇也是拜全球化之賜。假設李奧波在世,恐怕也將是反全球化的超級戰將;假設李奧波現在來到台灣,如果他夠客觀,可能也會對台灣的議論者啞然失笑。

然而,這本由現今西方保育學家、野生動物專家、生態學家等等匯聚的文章,環繞在李奧波對後世的影響,迴饋檢討其歷史發展,以及龐多佐證其意義、價值的觀點,正可提供給欲瞭解西方保育發展的人士,一些多樣化的參考,更可讓臺灣人感受保育文化孕育及成長的艱辛。

對台灣讀者而言,早已習慣西方思惟模式,這些作品讀來當不致於有何困難,反而該提醒的是,什麼是台灣傳統的土地倫理?我們明明沒有西方基督宗教的盲點(例如除了人之外,沒有道德之可言;李奧波所謂的土地倫理,我們原本即俱足),卻因為閱讀、感染西方的「病毒」,而堅持一定得循西方模式去喚醒「土地倫理」,至少,筆者在本土的認知,以及鄉土文化中,深深領悟每棵樹、每株草皆具有天賦生存權,皆具有一株草一點露的「植物存在的目的在於其本身」,而不須經由所謂的論證,那是西方的思惟模式。坦白說,東方人、臺灣人得過不少諾貝爾科學面向的大獎,可沒看過人文、哲學領域,臺灣人得以進入西方文化中心而得領風騷?!

也就是說,這本多人多方探討李奧波迴盪的書本身,並不需要多做導讀或中譯序,若要導讀,則重點或可擺放在西方思想史的流變與特徵,從而點出李奧波的歷史意義及其定位,而此面向正是本書的重心之ㄧ;或說,讀者不妨將每篇文章視同導讀李奧波;或說,以西方人角度詮釋李奧波的各面向解讀。
  
因此,當老朋友鐘丁茂教授要我為本書寫篇序文,我瀏覽全書之後,心想其實每篇文章都是解讀或導讀,何需畫蛇添足?反而是鐘丁茂教授才值得為國人推介,因為鐘教授乃台灣土生土長,由台灣之所謂哲學界、人文學科出身,卻走入環境運動、身體力行的第一線戰將,他的蛻變毋寧是台灣人文學界的特例之ㄧ。如今,他在靜宜大學生態系授課,不僅不斷引介西方環境意識的覺醒,用以對抗資本主義在台灣佈下的天羅地網,更擔任民間團體「台灣生態學會」的理事長,全方位投入環運。正如同我在台灣基層出入數十年所見,諸多做最多、付出最多、默默扛起社會沉淪的重擔,卻得不到相對對待的耕耘者,在他們身上,我看見何謂德性、價值與人性的意義。

當我們有雅量、有遠見、虛心地傾聽李奧波,以及龐多印證、追隨者,共譜生界希望的同時,可否也聽聽我們土地微弱的聲音?我堅信李奧波對台灣如果有意義,重點應擺放在我們如何對待自己的靈魂,以及子孫的未來。

  陳玉峰
  時2007年4月24日
  於大度台地
http://www.wretch.cc/blog/yfchen&article_id=642414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古號 的頭像
    古號

    kufao

    古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