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K 藝文對話片段
(我kufao 與L朋友日昨的即時通交談)
L: 今天在台南誠品書店看到他的展
他的作品線條給人感覺飄飄的
不自然
但這是我個人的感想啦
K: 把戲味濃嗎
L: 算吧
連展場設計都有點裝置的感覺
不過感覺作品很單薄
而且似乎沒什麼突破
我有拍照
倒蠻適合當家飾
K: 碰到他嗎
L: 沒有
展場也沒人看
只是個很小的地方
是書店裡的夾層
我是要離開書店前不小心看到一個很眼熟的作品
仔細一看,唉呀原來是他的個展
K: 去掉生命改成裝飾的人造花?
L: 哈
不知道耶
總覺得一直以來對他的作品沒啥感覺
只是外界討論的人很多
但實際上我比較喜歡伐楚古跟聖惠的作品
而且對於走抽象路線的
K: 流行與陷阱的不警覺
L: 我本來就很難貼近產生共鳴
K: 弄死作標本 又是一例
L: 呵呵
你的比喻都很妙
你上次傳給我的那些原住民的歌是原舞者唱的嗎
K: 是
L: 喔
我以前買過原舞者一張懷念年祭的專輯
那場都是卑南族的,紀念陸森寶
有阿道的聲音,呵呵
K: X早期的作品裡有很多母性與孕育原素 是活的
那些片段集起來可以作台灣安魂曲
17段音樂 尤其是第一個
來蘇 更好 我沒有
K: 影像收到
果然
裝飾有餘 美工利用與設計心思明顯 線條取書法軟隸
生命感或義與情或大氣難見 這就是汲汲營營的他
L: 恩恩
就是這種感覺
變得細瑣
缺乏大氣
K: 連武士道的神也背叛了 只賣服飾了
L: 哈哈
妙
其實整個展場的感覺也不太好
那些作品好像不存在似的
不太能抓住我的注意力
K: 雅地死 樸地生 都扣生死 都生命
他退出了當經營展場的生意人了
聖惠再猶豫也都在老家
有根
L: 恩恩
K: 文革後的道士公務員 幹嘛呢
玩的是[水往上流] 的觀光
L: 哈哈
K: DD最配他 拖垮TF比較可惜
L: 對
很納悶
但就是這樣
K: 所以阿道 老伐 就更難得
L: 是啊
K: YS歸那國 L在這國
L: 哈
來念了博物館
不知道將來能否幫忙他們
我現在被”關”在南藝
論文都沒動
不過主要是我論文的架構還不夠清楚
K: 積極不著急
L: 焦急:
不過現在是還好
當作是度假
之前都泡在論文裡很悶
現在當作是休息
或許回台北之後會有新的想法出現
在南藝有個好處是不同於台北
有自然環境相伴還蠻不錯的
K: 發酵要夠 自然掀蓋
K: 恩
有時候我在想,我是不是已經”掏空”了
這一年來好像沒有什麼進步或新想法
必須在沈澱依段時間
K: 是沒繃到最底 還是到了底沒放空 入不了下一道門
L: ㄟ~我也不知道
K: 世界呈現中國熱 翁金珠:台灣要突顯獨特性
中央社
在博物館方面,她則認為,台灣在文物維護與應用推廣上還有待學習;另外,管理人才也不足,這些都有待將來與美方進行學習交流。
翁金珠表示,史密森尼旗下十多個博物館每個都有主體性與獨特性,並將蒐藏主題做出區隔,但台灣的博物館有許多重複之處,將來應做整合分類。她希望,中央與地方可以做好整合。http://news.yam.com/cna/garden/200708/20070831684282.html
L: 不知道這趟博物館之旅會讓主委有什麼新想法
台灣文化...這到讓我寄望起台灣歷史博物館了
K: 希望她回來後認真找人幫忙分辨改革
L: 對呀
我真的覺得博物館是個很值得發揮好好經營的文化機構
是一個自我詮釋的好地方
K: 分工要先懂總體與比例
台史博 台博 要優先
L: 恩恩
台博的藏品非常多
但是館方的經營很沒效益
很多藏品都放在庫房
沒機會展示跟大眾接觸
當年日本人收藏了很多
日據之後的也很多早年的收藏也都
在台博
不過也被偷了很多
K: 還沒去國民黨化 還沒回家 當然彼此冷漠
L: 恩